聚力产业兴旺 建设幸福乡村

——西安市乡村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报告


摘要:本文阐述了西安市乡村产业发展的现状特征,从四个层面分析了西安市乡村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与困境,并据此提出了乡村振兴视角下产业兴旺之策: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聚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产业发展之基;深耕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村经济发展路径;培育多元化涉农经营主体,提升辐射带动能力;树立品牌意识,创新销售渠道;强化乡村人才建设,打造产业兴旺智库。

关键词:西安市;乡村振兴;乡村产业;发展;对策

在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为了解当前西安市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摸清乡村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困境,探讨乡村产业发展对策,西安市统计局组织开展了关于“如何促进产业兴旺”的问卷调查。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为全面客观反映调查数据真实性,采取随机抽样调查和部门调研相结合的方式,主要在全市11个涉农区县、开发区开展抽样调查,调查问卷共计600份,调查对象涉及村民、镇村干部、个体工商户和规模经营户。其中,受访村民300人,受访镇村干部191人,受访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规模经营户人员109人。

图1不同身份受访对象人数所占比重

问卷受访内容涉及产业发展、产业布局、政府出台政策知晓情况、产业发展带来的好处及存在的问题和困难等。部门调研主要是与市农业农村局等部门围绕西安市粮食、蔬菜、果业、畜牧业、花卉苗木和乡村旅游(休闲农业)等六大产业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困难问题进行了专题调研。

二、发展现状

当前西安市乡村产业发展基本现状,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一)产业类型多样,新型业态有效拓展

全市农业产业经营类型主要涉及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生产生活服务业、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流通业、乡村休闲旅游业等。传统种养殖业为主,农业生产生活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为辅,农村电子商务、乡村休闲旅游和物流流通方兴未艾,乡村产业呈现由传统产业尝试向新型业态拓展态势。从调查数据看,调查村种植业、养殖业占比分别为22.9%、18.4%;农业生产、生活服务业和农产品加工业分别占15.6%、11.7%、8.9%;农村电子商务、物流流通、乡村休闲旅游等新型经营门类分别占12%、6.4%、4.1%。

图2调查村涉农经营主体从事行业类型分布情况

(二)经营主体集聚,交通运输日益便捷

农业经营主体正逐步由单一要素合作向劳动、技术、资金、土地等多要素合作方向转变,由单一经营、各自为阵向联合发展推进,经营主体集聚效应明显,交通运输便捷。调查结果显示,每个受访行政村平均拥有10个以下各类经营主体的占72%,拥有11-50个经营主体的占16.6%,拥有51-100个经营主体的占5.3%,拥有100个以上经营主体的占4%;村到乡、县政府距离在5公里以内的占73.3%,10公里以内的占14.7%,公共交通的通达率为79%。

图3调查村拥有涉农经营主体个数情况

(三)特色产业向好,经济作物持续发力。2019年,紧紧围绕省级“3+X”特色产业,编制印发了《西安市特色现代农业六大工程规划(2019—2021年)》。积极推进特色果业发展,特色水果实现新的突破,全市水果产量达到97.18万吨。着力打造西安现代特色农业品牌,积极参与农交会、绿博会、农高会等国内知名农业展会,部分特色产业品牌效应明显提升。如“周至县猕猴桃”区域公用品牌,以47.06亿元进入全国区域公用品牌10强榜单;“户县葡萄”品牌价值首破十亿元大关。大力推进奶山羊全产业链发展,新增12个畜禽养殖标准化示范场。实施粮食绿色示范、设施蔬菜扩建等农业产业工程,探索开展大田托管工作,划定粮食生产功能区250万亩,深入推进蔬菜基地建设,2019年全市粮食和蔬菜总产量同比略增,分别达到139.9万吨、378.58万吨。经济作物成为带动西安农业的主要抓手,苗木花卉成为新的增长极。2019年主要经济作物蔬菜、水果和花卉产业比重呈上升趋势,分别由2010年的24.0%、16.7%和2.4%提高到2019年的33.6%、17.9%和6.6%,比重分别提高9.6个、1.2个和4.2个百分点。

(四)带动效应显现,“三农”面貌展新颜

农业新型经营主体在信息、技术和市场开拓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经营收益远超传统农业生产,产业带动效应初显,农业、农村、农民旧貌换新颜。调查显示,调查村27.7%的村民在本村企业务工,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来自本村企业务工收入的占25.7%,村民对工作的满意率高达86.3%。农民通过打工增加了收入,2019年人均收入超过5000元的占比67.4%,与2017年相比人均收入增长的占比32.6%。与此同时,村民们学到了致富本领,开扩了视野,极大地激发了村民创业意识,村民对国家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实施农村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推进政策知晓率达79.7%,50.3%的村民有创业意愿。各类经营主体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相互促进、融合发展,促进了乡村蓬勃发展,村容村貌带来了可喜变化。调查显示,受访户认为企业、个体工商户和规模农户发展“带动村民增收”占80%、“提供就业岗位”占76.7%、“村内环境更加清洁美观”占34%、“年轻人外出工作的少了,留守老人和留守儿童少了”占31%、“村里道路等基础设施更加完善”占26.3%(如图4所示)。

图4调查村产业发展带来好处情况

三、问题与困境

调查发现,产业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境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产业结构不优,融合发展不充分

总体来看,我市农业产业发展的形势持续向好,第一产业稳中俞强,但是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增长乏力,一二三产业融合联动发展不充分,上下游产业拓展不足,新产业新业态培育较少,产业结构有待转型升级。2019年,西安农业产业结构仍以种植业为主,牧业和农林牧渔服务业占比过低,三者比重分别为70%、14.6%和11.3%,分别较2010年上升5.6、下降10.8和0.2个百分点。具体表现:第一,农业产业主要集中在传统种养业、初级加工等领域,农业产品加工衍生产业发展不充分,偏重于初级产品,深加工较少,链条不完备。从事农业旅游、餐饮娱乐、创意农业、新型农业新业态的不多。第二,从产业融合看,各类经营主体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结合不紧密,三次产业融合发展能力不足。“一产”向后延伸不充分,多以供应原料为主,“从产地到餐桌”的链条不健全;“二产”连两头不紧密,农产品精深加工不足,副产物综合利用程度低,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低;“三产”发育不足,农村生产生活服务能力不强。产业融合层次低,乡村价值功能开发不充分。部分涉足服务业的经营主体主要提供樱桃草莓采摘、农家乐等服务,服务水平不高,特色不明显,同质化突出,且发展规模不大、层次不高、带动能力偏弱。加之秦岭生态保护政策限制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许多休闲观光农业、农家乐等关停或面临倒闭,导致第三产业冲击较大,三产融合发展明显受阻。第三,从产业融合价值情况看,存在农业产业价值链条短,农业附加值相对较低的问题。2019年,西安规模以上农副食品加工业产值为153.54亿元,加上乡村旅游经营收入两者合计占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的比重约为36.1%,而农业发达地区则要远高于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二)资金发力不足,基础设施配套待完善

据调查,受访者反映最大困难是缺少资金,占70.3%。受抵押物少、抵押率低等因素影响,金融机构普遍存在惜贷现象;一些政策性担保融资公司业务选择标准较高,规模小、实力弱的经营主体很难获得融资机会,难以扩大规模。此外,受政策资金和区位环境限制,乡村产业基础设施建设仍较薄弱,产业发展所需的配套设施待完善。主要表现是:第一,在部分农村区域中仓储物流设施建设滞后,产地批发市场、鲜活农产品直销网点、产销对接平台等设施建设不足,导致乡村产业发展中物流成本居高不下。第二,农村网络、通讯等信息化设施建设需要加强。部分偏远地区信息滞后,缺乏手机基站覆盖以及移动互联网全面普及,信息网络传输信号和速度不能满足需要,造成乡村产业与市场信息不对等,无法实现与市场准确对接。第三,乡村产业发展的环境保护条件和能力较弱,农村垃圾集收运和污水处理能力有限,工业“三废”、生活垃圾等污染扩散等问题仍然突出。

(三)村集体经济发展偏弱,涉农经营主体带动能力不强

目前,多数村集体产业主要是以土地资源为主的传统种养业,周期短、门槛低,产业链短、融合度低,支柱型集体产业和其他经营性产业溃乏,后续发展乏力;部分村集体资源少,自主发展产业难度大;集体经济收入不均衡,辐射带动村民增收能力有限,村民从中收益较少。2019年,西安市村集体收入平均47.6万元,其中经营性收入8.0万元,仅占16.8%,同比下降1.56%。从调查结果看,68%的村民没有从村集体分红,只有18.7%的村民获得1000元以下分红。此外,调查显示,涉农经营主体与农户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不够紧密,受资金、理念等因素的影响,只关注自我发展,导致其成长慢,创新性差,产业融合的带动能力不强。多数农民专业合作社规模不大,联系农户有限,服务半径小,带动能力弱。主要表现是:第一,农村产业合作方式简单,多以订单式农业、流转承包农业为主。订单农业对农民增收贡献较小,很多农产品进入二、三产业之后实现价值增值,而农民难以获取产业利润。第二,不少涉农企业、新型经营主体大面积租种农户耕地,农民只能获得少量的土地租金和务工收入,与涉农主体之间的利益相对隔离。第三,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尚未完善,多数农业合作社运作程序不规范,社员联系不紧密,社员既可自行销售,也可通过合作社统一销售,这就导致产品质量不统一、数量不稳定,直接影响到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和抵御自然、市场两大风险的能力。

(四)品牌不强销路需拓延,乡村复合型人才奇缺

据调查,多数种养殖企业大户各自为阵,缺乏品牌意识,加之生产效率低,产品科技含量不高,缺乏优质、高档、品牌产品,乡村产业品牌除了户县葡萄、周至猕猴桃等个别品牌外,极度缺乏在国内外市场“叫得响”、竞争力强的品牌,导致产品整体竞争力不强,销路难以打开。受访者反映乡村产业发展除了资金受限外,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境依次是缺乏品牌效应,市场规模受限、销路难以打开,分别占49.7%、48%。此外,农村缺少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人才,劳动力质量不能满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需求的矛盾日益突出。调查显示,许多从事葡萄、草莓种植的农户大多五十岁上下,这些人大都受教育程度较低,理念相对陈旧,互联网理念淡薄,电子商务技术缺乏,管理、销售多以传统方式为主。涉农企业、合作社也普遍存在人才缺乏问题,尤其是缺少既懂农业,又掌握先进技术、熟悉网络运营的复合型人才。42.3%的受访者反映缺少经营管理等专业知识和人才;本村企业打工人员平均年龄较高,文化程度较低,高中及以下占81.3%;从事中层及以上管理的本地务工人员只占13.3%,专业技术人员仅为7.2%,绝大多数人员是普通员工,从事简单体力劳动,占79.5%。

四、发展对策

(一)优化升级产业结构,聚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

坚持以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为目标,以满足消费需求为导向,努力构建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林结合、多功能开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西安现代农业体系。在粮食结构上,由偏重产量转向提升产能,注重稳定产量、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扩大优质粮、专用粮、加工粮的比重,提升粮食精深加工水平,延伸粮食产业价值链。在农产品结构上,依据区域优势和资源特色,围绕市场多样化需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使本地优势资源变为特色农产品,并使特色农业产业化、规模化。在种养结构上,注重使粮食资源转化为附加值更高的畜产品,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挖掘秸秆饲料化潜力,实现粮饲兼顾、农牧结合、循环发展,促进畜牧养殖业转型升级。在产业结构上,树立大农业发展理念,努力挖掘农业的生产、生态、生活、文化、观光等功能,促进农业与旅游、餐饮、教育、康养等产业结合,壮大新产业新业态,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如充分利用秦岭北麓带乡村独特资源,探索“共享农庄”模式,发展休闲观光农业;依托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底蕴,打造“文旅新村”,形成西安特色的“农业+旅游”业态;结合时下方兴未艾的健康消费,打造“中医药服务+农业”的健康养生模式。在区域结构上,综合考虑环境容量、水土资源、生态类型和发展基础等因素,根据西安实际建设优质粮食主产区、特色优势农业区、都市生态农业区、休闲旅游观光区等,形成比较优势充分发挥又可持续发展的区域产业结构。

(二)补齐基础设施短板,夯实产业发展之基

建立由政府主导、社会广泛参与的投入体系,整合各类涉农资金和优惠政策,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乡村产业发展夯实基础。在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水利灌溉等基础设施建设,做好“气、网”两通、“通村路”向“通产路”转变的基础上,加快建设类型齐全、功能完备、布局合理的农产品市场体系,推动城镇物流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农产品仓储物流设施建设,健全跨区域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着力推进农村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破除地理障碍,为新型产业、智慧农业建设提供良好服务,如推进5G通信网络向农村地区延伸,物联网、云平台体系、移动手机终端、智能温室等信息网络设施建设。依托长安、鄠邑、蓝田、周至等区县乡村自然风光、田园风情和民俗文化等,加强乡村休闲旅游设施建设,努力打造村容整洁、设施配套、特色鲜明的美丽乡村。

(三)深耕农村集体经济,拓宽农村经济发展路径

大力开发集体资源,鼓励引导涉农企业、大型农民合作社采取免租金带动发展或协议开发等模式盘活农村集体存量资产,推动村集体经济发展壮大。想办法利用好集体资产优势,探索推进多种类型的发展方式,积极拓宽投资渠道,实施合作共赢、参股经营的模式,整合多方资源协同发展。鼓励村集体利用现代农业园区、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等载体,吸引社会力量加入,利用西安高校众多、高精尖人才资源丰富的优势发展高效农业、休闲旅游农业等,大力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力。

(四)培育多元化涉农经营主体,提升辐射带动能力

一是引导专业大户和家庭农场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生产与市场连接,与人们的消费需求对接,加快农产品转型升级;扩张农民合作社数量规模的基础上,提高经营能力和市场竞争能力;支持涉农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做优做强,充分发挥其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的优势,以带动其他融合主体转型升级。二是构建紧密的利益联结新机制。建议以土地“三权分置”改革为重点,试行股份制或股份合作制,可采取“保底收益+二次分红”,也可采取“农户以土地等要素入股企业、企业以设施设备入股农户”双向入股等方式,将村集体、涉农经营主体和农民个人的利益紧紧连在一起;进一步完善订单农业,支持融合主体与农民签订保护价合同,并以农产品收购量实行利润返还;鼓励农商双向合作,强化“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形成农产品新的促销模式。三是鼓励支持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大学生村官、返乡农民工、基层农技人员创(领)办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五)树立品牌意识,创新销售渠道

坚持把品牌建设和质量提升作为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结合产品、区域、文化等特色打造一批绿色、有机、高质农产品,提升农产品品牌附加值。如周至猕猴桃、户县葡萄、临潼石榴等特色水果,建议围绕“一县一品唯一品牌”目标,针对市场各自为阵的小众品牌,整合县域资源,化散为整、去粗取精、去劣存优,打造出一个叫得响、品质优的品牌,统一挂牌生产加工销售。此外,在创新销售渠道,扩大市场规模方面。一是健全农产品产销链接机制。尝试在产地源头建立农产品低温保鲜库,解决农产品上行“最先一公里”难题。借助互联网信息技术完善农产品的供销链网络,组建第四方物流渠道,激发大型供应链平台崛起。同时,发展连锁化经营和共同配送,精细化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系。二是结合线上消费新潮流,发展视商、社商和途商,如可视化的网络直播平台带货,社区中的店中店销货,路途中高速服务区销售当地土特产等。同时匹配社交电商、内容电商、社区团购以及城市新零售等渠道,发展“私人订制”农业销售模式,给高品质的农产品增添“数据”生产力,提升产品附加值。

(六)强化乡村人才建设,打造产业兴旺智库

乡村产业兴旺,必须充分发挥乡村人才的干事创业能力。一是实施“雁归工程”,引导、扶持“外地”(外乡、外村和城市)优秀人才返乡创业或提供智力支持。如将有知识、有能力、有一技之长的“乡贤”(同乡、战友、同学)请回来,为乡村产业振兴出谋献策、发挥作用。二是加强与农业科研院所合作,围绕产业集群建设重点领域,联合开展技术研究应用和专业人才培养,建立乡村产业发展专家库。依托西安农业科技研发机构、专家团队优势,开展研发创新、集成创新、人才培养和产业化应用。三是抓好新型农民培育。邀请“致富能手”“田秀才”等为农民讲授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加大农民培训规模;发挥“移动图书馆”作用,通过可视视频、网上讲座等方式,让农民通过互联网实时学习掌握相关知识技能;用好国家“阳光工程”“雨露计划”,对各类涉农人员进行创业就业能力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