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风雨峥嵘七十载 颂追梦壮丽新华章——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忆风雨峥嵘七十载  颂追梦壮丽新华章

——新中国成立70周年西安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系列报告之一

1949年5月20日,西安获得解放,宣告了旧时代的终结,迈向复兴发展的新纪元。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西安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人民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鼓足只争朝夕的干劲,加快追赶超越的步伐,砥砺奋进70载,绘就了大西安经济发展、社会文明、文化繁荣、生态宜居的非凡壮丽蓝图。

发展历程

第一个阶段:创造·从无到有——曲折中探索兴市富民发展道路的重要时期(1949-1977年)。

刚解放的西安,破烂不堪,满目疮痍,人口仅有59万,建成区面积不足14平方公里,国民经济处于濒临崩溃的边缘,面临着巨大的发展压力。1952年底,中共西安市第三次代表大会着重讨论经济建设问题,通过《决定党的领导重心转向工业建设》的决议。国家将西安列为中央直辖市,把西安作为新工业区之一进行投资建设,全国由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中,安排在西安的就有17项,居全国各城市之首。在国家重点扶持下,建成了东郊的军工城和纺织城、西郊的电工城、南郊的文教城、北郊的文物保护区和明城墙内的行政商业区,构筑了新西安五大城市功能分区的骨架,形成了一个特大中心城市的雏形,由此,奠定了西安作为我国新兴工业城、科研和高等教育基地的基础,支撑西安经济迅速发展。

经过艰苦努力,“一五”计划目标提前完成,国民经济步入正常运转的轨道。“一五”时期,全市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4.1亿元,年均递增54.8%,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15.7%,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5.6%,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5.8%,三次产业结构由1952年的47.2:26.1:26.7调整到1957年的26.1:49.5:24.4,其中工业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6.3%。西安的经济面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建设高潮,社会经济发展十分迅速。

1958年以后,“左”倾错误思想、“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严重干扰西安经济社会的发展,生产建设遭到严重破坏,经济动荡起伏。“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大炼钢铁”运动引发了固定资产投资急剧增长,能源、原材料、交通运输、市场供应紧张,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经济出现大波动,加上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工农业生产严重受损,人民生活受到较大影响。“三年调整期”经济得到快速发展。1963—1965年,全市生产总值年均递增14.2%,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19.0%。

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动乱,政治运动取代了经济建设,造成经济发展缓慢。这一时期,全市生产总值年均递增5.1%,工农业总产值年均递增5.9%,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年均递增5.5%,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递增0.5%。

1969—1974年的“三线”建设期间,西安作为“大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之一,获得了较快发展。国家在陕西尤其是在西安重点发展军事工业和重工业,陆续建设了一批国防科技工业和民用大中型企业,新建和迁入了一大批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科技实力和现代加工工业能力迅速增强。国防科技工业基础基本建成,产业逐步定位在航空、航天、兵器、电子、纺织和机械加工方面,西安成为国家重要的工业基地,重工业比重继续上升,轻重工业结构比由56.5:43.5调整为45.6:54.4。

第二个阶段:推进·从有到快——搭乘改革开放东风迈入快速发展时期(1978-2011年)。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改革开放的帷幕,西安踏上改革开放的历史新征程。这一时期,全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紧紧抓住改革开放带来的重大机遇,全力开展经济建设,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充分发挥科技、旅游和军工“三大”优势,积极扶持军工企业开发民品,大力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狠抓以道路为主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并先后开辟了电子工业城和工业科技园区等,经济步入了稳步较快发展时期。西安经历了两次(1985-1986年和1989-1991年)国家针对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而实行的全面治理整顿。城市经济改革步伐的加快全面带动了工业、消费和投资的快速增长,也为城乡居民增收创造了有利条件。

1993年6月15日,江泽民同志在陕西考察时为西安题词:“以科技旅游商贸为先导,把西安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的外向型城市”。1994年,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做出《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西安被批准为全国新一轮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城市,制定和实施了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方案和20个配套方案。1998年,西安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小企业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的实施意见》,非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和肯定。1999年3月,《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若干意见》提出了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西安改革开放进入突出重点,攻坚克难的新阶段。

到2000年底,西安已基本实现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贫困的目标;按照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在国有大中型骨干企业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中小企业改制面达89%。与此同时,西安以西部大开发为契机,扩大招商引资,做大做强高新技术产业;研究制定工业振兴计划,推进新兴工业化进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2000年以来,随着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和十七大的相继召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一步完善,党中央提出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部署,改善民生成为这一时期西安改革的总体目标。中央连续出台了减免农业税费、粮食直补等一系列扶植农业生产和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西安农村经济进入统筹发展的新阶段。在继续巩固完善养老、失业、医疗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启动实施了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等,在城六区率先实施新的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实现全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标准不断提高。以国有企业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为重点的各项改革全面推进并取得显著成效。

西安紧抓新世纪重要战略机遇期,不断创新发展理念,先后提出了“建强创佳”、“四化”和“三个西安”的战略构想,确立了“加快科学发展,实现率先发展”的发展思路,加快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步伐,着力推进西咸一体化,培育壮大高新技术产业、装备制造业、旅游业、文化产业、现代服务业五大主导产业,建设“四区两基地”,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的第三产业,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呈现崭新局面,城市面貌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新变化。从1978年到2011年,西安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2.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4.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6.6%,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大关,达到9788元,33年中有23年实现了两位数增长;1988到2011年进出口总值年均增长20.8%。

第三个阶段:超越·从快到好——扎实步入深化改革全面奔小康的新时期(2012至今)。

这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一个阶段。面对世界经济复苏乏力、局部冲突和动荡频发、全球性问题加剧的外部环境,面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等一系列深刻变化,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民主法治建设、思想文化建设、人民生活、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成效显著。

2012年西安着力破解制约发展的两大短板(工业、农业),实施“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发展战略求取工业发展新突破;把基础建设、社会事业等向农村倾斜谋求县域经济发展新突破。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一带一路”合作倡议,实现中国走出去和多边机制合作共赢。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抢抓机遇,深入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联合沿线国内外15个城市共同签署了《西安宣言》。西安“十三五”规划将“一起点两高地一都市”作为建设目标,即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新起点,打造“一带一路”创新高地和内陆型改革开放新高地,初步形成具有历史文化特色的国际化大都市。

2015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视察时对陕西发展做出追赶超越新定位、提出了扎实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扎实推进特色现代农业建设、扎实加强文化建设、扎实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扎实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五个扎实”新要求。西安作为省会城市,主动落实书记指示要求,在“十三五”规划开局之年,以品质西安建设为主线,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统领,突出抓好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在全省追赶超越发展中起到示范、带动、辐射、支撑作用。

2017年,对标“五个扎实”要求,紧扣“五新”战略任务,明确“聚焦三六九、振兴大西安”奋斗目标,全面启动经济社会全方位的追赶超越。西咸新区纳入西安托管,按照规划统筹、交通同网、信息同享、市场同体、产业同步、科教同兴、旅游同线、环境同治的“八同”思路,推进西咸一体化步伐持续加快,开启了大西安建设新格局。《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规划》获国务院批复,明确了西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目标定位,西安以“三中心两高地一枢纽”为目标担负起国家中心城市职责,为奔跑的大西安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2018年,西安打造形成 “三轴三带三廊一通道”的“多中心多组团”发展格局,积极实施“北跨、南控、西进、东拓、中优”战略,加快富阎一体化进程,加强关中城市群常态化交流,大力发展以流动经济、门户经济、枢纽经济为核心的“三个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加快,着力打造“3+1”万亿级产业、千亿集群及百亿企业;围绕打造全球硬科技之都,重点发展人工智能、生物技术、智能制造、光电芯片、航空航天、新材料、新能源等硬科技产业,推动西安产业迈向中高端。被联合国城市发展报告评为“2018全球最具发展潜力新兴城市”,入选改革开放40年经济发展最成功40个城市。

这一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步入全新发展阶段,西安聚焦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高质量发展稳步推进。在创新上谋求解决发展动力之法。抓住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机遇,实施“全面创新改革推进计划”,深入推进国家统筹科技资源改革示范基地和军民融合示范基地建设,在创新利益分配、成果转化等13个方面开展了先行先试,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入推进“放管服”改革,不断深化“三大革命”,持续升级“三大新政”,营商环境持续改善。在协调上探索解决发展不平衡之道。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大西安2050空间战略规划不断完善。制定实施支持西咸新区、富阎一体化发展意见,西咸国家级新区建设全面加快,积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在绿色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绿色发展与特色保护相结合,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全面提升城市内在品质,彰显历史文化名城特色,打造“魅力古城,品质西安”。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实施新时期“西安生态文明建设计划”,启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工作,强力整治黑臭水体,加快江村沟等重点环境问题治理。持续开展“五策治水”,“八水绕长安”生态恢复工程和剿劣水“十大工程”,打造“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西安。在开放上加强内外联动之效。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全力打造自由贸易区,对全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龙头支撑作用不断增强。推出开放政策升级版,积极创建“一带一路”综合改革开放试验区。在共享上推动社会公平正义发展。政府在财政民生支出不断加大,就业、教育、医疗、保障住房、食品安全、治安等日益改善,城市发展环境极大优化。“八个一批”政策促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连续7年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2012年到2018年,西安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4%;2018年,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突破60%,达到61.9%;西安外贸依存度达到39.6%的历史新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三万元,年均增长9.5%,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10.9%。

壮丽成就

一、发展经济,综合实力实现跨越

面对新中国成立初期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城市现状,西安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带领下,励精图治、艰苦奋斗,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经济总量接连跨越。刚解放时,西安经济基础薄弱。1949年全市生产总值(GDP)仅为1.89亿元,经过长期努力,1978年增加到25.35亿元,1989年突破百亿,2004年突破千亿,2018年增至8349.86亿元,1949-2018年年均增长10.4%。生产总值跨越台阶的时间从最初16年快速缩减并保持一至两年实现一个跨越。西安经济总量在副省级城市中的排位逐步前移。2014年,西安超过哈尔滨和长春,从多年来的14位前移至12位;2017年,超过沈阳、济南和大连,再次前移至第9位,实现历史性突破。2018年,西安GDP总量于38年后重回全国城市20强。

主要年份GDP跨越时间

image001.png

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解放初期百废待兴,城市建设发展充满艰难与曲折,经历了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期间的衰退,经济增长波动剧烈,前五个“五年计划”时期,经济总量增速波动最高达到13.8个百分点。改革开放后,经济增长从高低动荡转向高速发展。“六五”到“十二五”的35年间GDP年均增速达到12.4%,“十三五”前三年,年均增长8.2%。从2001年开始,西安GDP增速连续11年保持在13%以上,2014年增速开始低于10%,西安发展转型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向中高速换挡,2014-2018年年均增长8.5%。

各时期西安生产总值增速(%)

image002.png

发展水平不断提高。1949年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只有83元,1985年达到1049元,2001年突破万元,2007年达到2万元,此后每隔1至2年便跨越一个万元级台阶,2018年人均GDP跃至85114元,1978-2018年年均增长10.5%。1950年,全市财政收入0.16亿元,1987年10.61亿元,2007年超100亿元,2013年超500亿元,2015年突破600亿,2018年达到684.71亿元。


 主要年份全市人均生产总值(元)

image003.png

二、强大产业,生产能力显著增强

农业基础扎实稳固。西安被八水环绕滋养,农业经济基础优良。经过解放初期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运动,农村生产力得到解放,农业生产得到发展,但受三年自然灾害、“文化大革命”的干扰,农业生产出现停滞甚至滑坡。改革开放后,农村改革不断深入,从吃“大锅饭”到按劳分配,从手工劳作到机器生产,从单一农业到多产业融合,农业经济稳步发展。全市农林牧渔及服务业总产值从1949年的1.38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461.21亿元,年均增长4.1%。农业生产条件明显改善。机械播种面积从1949年的0.02万亩扩大至2018年的501.27万亩,翻了14番多。全市农业机械总动力2018年达到242.91万千瓦,是1960年的132倍。农业生产效率不断提高,在耕地面积持续减少的情况下,农产品供给稳步提升。粮食总产近20年一直稳定在175万吨以上,年人均占有粮食保持在200斤左右。农业生产能力不断提高,蔬菜、肉类、禽蛋、奶类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大幅增长,蜂蜜、水产品从无到有,从有到多。

主要农产品产量

image004.png

传统农业向专业化、产业化、规模化的现代农业转型。粮经面积之比由1949年的85:15调整为2018年的77:23,经济作物已成为我市农业发展的主要增长点及农业产业升级的主要动力。特色农业格局初步形成。按照农业生产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专业化、生态化要求,打造出“一区三带七板块”的发展新格局,重点扶持发展优质粮油、蔬菜、瓜果、生猪、奶牛、肉鸡、特色林果七大特色产业,农业园区引领农业发展方向。2018年拥有现代农业园区199家,现代农业园区规划面积40.38万亩,建成面积23.25万亩,年销售收入20.33亿元。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实现“四个100%”,即村村通公路、村村通自来水、村村通广播电视、村村通网络,99%的行政村生活垃圾、45%的行政村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九年义务教育全面实行。在取消农业税、增加粮食直补等政策基础上,增加60周岁以上老人享受养老补助政策。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

工业经济发展壮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家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中17项落地西安,占全国的10.9%,成立了一批纺织印染、冶金、机械、飞机制造、电气机械、电子、仪器仪表、化工、建材等大中型企业,西安工业快速起步,也奠定了工业大发展坚实的基础。现在已经形成了生产门类齐全,较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全市工业增加值1949年仅有0.34亿元,1978年13.87亿元,2018年为1874.36亿元,1978-2018年年均增长11.7%。企业数量迅速增加。2018年末,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1385家,其中有8家产值过百亿企业。从结构看,新中国成立初期,呈现出轻型结构,1949年轻工业总产值占全部工业总产值的93.9%,直到1952年仍在88.5%的高点。前两个五年计划时期,国家在我市进行了大规模重工业建设,重工业比重迅速上升,从1952年的11.5%升至1962年43.5%再到1970年62.7%,改革开放后,市场机制的引入促使轻重工业结构转向协调发展,后随着产业调整,重化特征凸显,2018年轻重工业产值比达到19.4:80.6。装备制造业支撑作用凸显。2018年,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60.2%。高新技术产业有力推动新型工业化发展,2018年,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总产值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24.4%。工业产品种类日益丰富,产量增长迅猛。解放初期,主要产品为棉纱、棉布等轻纺类以及肥皂等日常必需的简单产品,经过70年建设和发展,产品由单一、低层次向多样、中高端转变。2018年与1978年相比,汽车增长576.5倍,变压器增长34.8倍。单晶硅、智能手机、太阳能电池、新能源汽车、集成电路圆片等新产品实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改革开放后,第三产业逐渐发展,到上世纪90年代后发展迅速。1949年,第三产业增加值0.41亿元,1994年突破百亿,2008年突破千亿,2018年达到5165.43亿元,1949-2018年年均增长11.5%。1990年第三产业首次超过二产,200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2018年占比达到61.9%,成为经济增长生力军。以金融、会展、物流、信息服务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逐渐成长。2018年,金融业增加值874.91亿元,占GDP的10.5%,成为西安的支柱行业;以新业态、新产业为主的营利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964.58亿元,同比增长22.9%,是增长最快的行业,成为拉动GDP增长新引擎。旅游业发展蒸蒸日上,2018年旅游业实现增加值约729亿元,占GDP的8.7%,比2004年提高1.2个百分点。文化产业加速发展。2017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587.07亿元,占全市GDP的7.9%,比2004年提高3.7个百分点。

三、优化结构,发展效率不断提升

产业结构日趋合理。解放初期,农业占据主要地位,工业门类不全、基础薄弱,服务业发展滞后,1949年三次产业结构为60.3:18.0:21.7。随着国家重点建设布局推进,我市工业迅速发展,1955年,第二产业首次超过第一产业,连续35年占比最高,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后,以金融、房地产、信息传输等为代表的现代服务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发展壮大,1990年第三产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第二产业,服务业占据主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上升至70%以上。2000年,西安成为继广州之后,副省级城市中第2个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超过50%的城市,2016年,西安第三产业占比突破60%,在副省级城市中在广州和杭州之后,位居第3。

三次产业构成(%)

image005.png

投资结构调整优化。投资规模迅速扩大。195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0.04亿元,2006年突破千亿,2013年突破5千亿,截至2018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5万亿元。改革开放以来,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1.6%。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完善,全市上下紧紧围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产业化进程,积极调整投资结构。第三产业投资迅速提升。三次产业投资比重由1979年的2.0:41.2:56.8调整为2018年的0.8:15.2:84.0,第三产业引领作用增强。以项目带动工业投资转型升级。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年均增长18.9%,其中,2016-2018年累计完成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同期工业投资的11.4%。2018年,全市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68.7%,占工业投资的40.8%,成为全市招商引资的主阵地和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有力地推动了全市的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消费结构提质升级。随着消费品市场由计划经济的凭票供应向农产品市场的放开搞活,再到物资市场开放,改革开放前那种市场流通主体单一,国有和集体垄断经营的局面彻底改变,多种经济成分、多种流通渠道、多种经营方式的大流通格局逐步形成并完善。商业业态从原来单一的供销社、百货商场发展到商场、综合市场、专业商店、连锁店、仓储超市相结合的多元化的商业模式。商业网点延伸到城市乡村、大街小巷,极大地方便了企业生产和人民生活。195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51亿元,2008年超千亿,2018年达到4658.72亿元,1951-2018年年均增长12.5%。网上零售新商业模式异军突起,迅猛发展。2018年,我市网上商品零售额341.57亿元,同比增长33.7%,高于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24.4个百分点。

主要年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亿元)

image006.png

非公经济迅速壮大。解放初期,建立起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导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公有制经济一统天下的格局被打破,非公有制经济得到迅速发展,总量逐年攀升,规模逐步壮大,成为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扩大就业和激发市场活力方面的作用举足轻重。2008年全市非公经济增加值跨越1000亿元台阶,2012和2015年分别超过2000和3000亿元,2018年达到4459.64亿元。非公经济逐渐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2011年,西安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首次超过50%,达到50.6%,2018年占比升至53.4%,比1997年提高25.3个百分点。

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

image007.png

四、激发活力,市场经济繁荣活跃

金融市场发展活跃。金融市场由起步到发展,金融机构组织体系日臻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逐步建立健全,资本充足率稳步提升,资产质量持续改善,经营效益大幅提高。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从1978年的11.66亿元增加到2018年的20948.18亿元,年均增长20.6%;贷款余额从21.72亿元增加到19729.82亿元,年均增长18.6%。随着“陕解放”西北首家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证券交易、保险业务从无到有,逐步兴起。2018年末,西安地区拥有境内上市公司34家,上市总股本550.02亿股,总市值3838.09亿元。全年证券市场各类证券成交额32892.35亿元。拥有期货公司3家,期货分支机构30家,期货代理交易额90605.38亿元。拥有保险机构62家,保险专业中介机构123家,全年保费收入478.56亿元,支付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130.82亿元。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亿元)

image008.png

房地产市场成熟完善。从20世纪90年代后,房改全面启动,到2000年初,福利分房制度终止,货币化分房方案全面启动,直接刺激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2017年,更是随着招商引资的发力,人才人口的引入,西安房地产市场出现前所未有的火爆。全市房地产开发企业由上世纪80年代末的30家扩大到2018年超过1000家。房地产开发投资1990年为0.91亿元,2003年超过百亿,2012年超过千亿,2018年达到2518.01亿元,1990-2018年年均增长32.7%;房屋施工面积16044.57万平方米,是1990年的367倍;商品房销售面积2713.46万平方米,是1995年64倍。除了商品住宅外,有序开发保障性住房、廉租房等,逐步实现全体市民居有其屋。

市场主体明显增多。2018年末,西安累计登记各类市场主体148.15万户,是第7个市场主体超百万的副省级城市。2018年经济普查法人单位约24万个,与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相比,增加超过20万个,翻了2番多。拥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385个,限额以上商贸企业1989个,资质内建筑业企业1212个,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1578个。

五、扩大开放,开放程度前所未有

外贸规模不断扩大。解放初期,西安对外贸易还处在半封闭状态,仅限于为沿海一些外贸公司组织收购外贸商品,发展迟缓。改革开放以来,逐步拓展对外贸易渠道,改善出口商品结构,对外贸易发展迎来大开放的新时期。1987年进出口总值仅为1.36亿美元,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进出口贸易进入快速发展阶段。2010年我市进出口总值突破百亿美元,2014年突破200亿美元,2018年接近500亿美元。特别是十八大以来,西安主动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立足优势、扩大开放,外贸伙伴辐射6大洲的26个国家和地区。“西安港”成为我国首个获批国际国内双代码的内陆港,“长安号”国际货运班列实现每周三班常态化运营,开通西安至阿姆斯特丹(长安号)国际货运航班,西安成为陕西自贸区核心区。2018年进出口总值达到3303.87亿元,1987-2018年年均增长21.3%。出口商品种类由50年代的10多种发展到80年代的300多种,现在已经涵盖食品、矿产、金属及制品、化学品、仪器设备、家具、纺织品等多种商品类别。出口商品结构从以农副、轻纺产品为主的初级、低附加值产品逐步向机电产品、高技术产品等高附加值产品转变。2014年3月,西安正式获批国家跨境贸易电子商务服务试点城市,10月,依托综合保税区正式启动跨境出口业务,并开放网上试点平台,2017年4月,陕西自贸试验区挂牌后,西安区域加快推进贸易便利化,基本形成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的新模式。

进出口总值(亿元)

image009.png

注:2014年之前为美元口径,计量单位为亿美元。

外商投资大幅增加。1983年西安迈出引进来步伐,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长安尼龙拉链厂)和第一家中外合作企业(西安金花饭店)批准设立,继大连之后,在上海、深圳、成都之前,又被商务部、信息产业部和科技部正式授予“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金牌,西安第一次走在了全国对外开放的最前沿。十八大以来,全国最大外资项目三星电子建成投产并成过百亿企业,英特尔、力成、美光、应用材料、三星、施耐德、高通、GE等174家世界500强企业,以及华为、中兴、中软国际、软通动力等众多国内龙头企业在西安投资或设立分支机构,带动了外商直接投资的大幅增长。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从1983年的800万美元增加到2018年63.54亿美元,年均递增21.1%。

六、强化功能,城市面貌今非昔比

交通枢纽作用凸显。解放初期,在大规模经济建设中,交通得到优先发展。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仅陇海线穿越、砂石公路两百多公里发展到成为西部地区交通枢纽,布局国家级、区域级、都市级等三级综合枢纽,铁路、公路、航空、城市交通等四张交通网络,形成立体综合交通发展体系。2018年,全市公路里程14722公里,是1957年316公里的46.6倍。2017年,公交运营车辆7780辆,是1949年17辆的457.6倍,出租车从无到有,2017年达到14509辆。2011年9月,西北地区首条地铁线路—西安地铁二号线一期工程正式开通运营,西安迎来了“地铁时代”。2013年9月地铁一号线开通,2016年地铁三号线开通,2018年四号线开通,规划建设的其他线路如荼建设。2018年末,地铁客运量达到7.46亿人次,同比增长23.3%。等级公路通车里程达1.40万公里,比1989年累计新增1.28万公里,其中高速公路从无到有,达到572公里。全社会车辆超过325万辆,是1999年的11.7倍。2011年西安北客站成为全国重要的高铁枢纽。2018年,已开通国际航线70条,境外航班通航超过2万架次,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获批第五航权。2018年公路客运量1.56亿人次,货运量2.57亿吨;铁路旅客发送量6036.91万人次,货物发送量496.57万吨;民航旅客吞吐量4465.39万人次,货物吞吐量31.26万吨。

等级公路里程(公里)

image010.png

邮电通信迅猛发展。伴随邮电通信技术由模拟技术向数字技术的转变,通信业务已经从单纯的语音业务向包括数据、文字、图像等多种非话务领域拓展。邮电业务总量从1949年的163万元,增加至2018年的739.53亿元,年均增长16.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从2002年的47.05亿元,增加至2018年的662.18亿元,年均增长18.0%。邮政业务总量从2002年的4.48亿元增加至2018年77.35亿元,年均增长19.5%。随着无线网络的普及,移动通信大行其道,逐渐取代了固定通信。固定电话用户在2005年达到高峰321.48万户,2018年减少至262.2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从1999年的45.01万户发展到1858.09万户。互联网飞速发展,2018年互联网(宽带)用户达到392.48万户,是2001年的228.4倍。

市政供给愈加充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无自来水和煤气,1952年建成第一口自来水井,日供水能力只有一万吨。以石砭峪水库、黑河引水工程为代表,40年来,西安实施了多项水利工程,加大城市配水管网改造力度,城市供水能力明显提升,根本上解决了长期困扰西安的水荒难题。2018年,西安供水总量9.04亿立方米,是1952年6万立方米的15066倍。2007年,自来水普及率就达到100%,1957年仅为57.1%,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到100%。供气供热条件大为改观,2018年,西安天然气供气总量28.52亿立方米,是1998年的228倍,市区燃气普及率99.97%;集中供热面积达到2.49亿平方米。

生态环境大幅改善。2013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并实施了治污减霾工作,全面实施“煤改洁”,实施机动车常态化限行,渭河西安段“三年变清”目标如期实现,南岸124公里堤顶景观大道全线贯通,启动实施了涝河渼陂湖等一批重大生态工程。大力开展烟头革命、厕所革命和城乡环境大整治行动,全面推行“路长制”“所长制”,强力推进“四改两拆”。积极践行“两山”理论,大力开展“五路”两侧增绿美化,“美丽西安·绿色家园”行动,西安更加靓丽。2018年,西安拥有公园104个,比1949年增加101个;园林绿地面积31681公顷,是1978年的107倍。市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9.98平方米,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6%。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188天。

七、增进福祉,人民生活翻天覆地

城镇化进程加快。2018年,常住人口达到1000.37万人,与1999年相比,增加384.42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740.37万人,增加431.60万人,乡村常住人口减少49.18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由1990年的49.97%上升到2018年的74.01%,提高24.04个百分点。出生率12.47‰,比1985年下降3.83个千分点;死亡率5.48‰,自1985年以来保持在4‰-6‰之间。

就业人员大幅增加。改革开放以来,扩大就业在历届政府工作中一直占据突出位置,多项就业政策的实施,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促进城镇就业人员持续增加。2018年末,西安全社会从业人员达到621.2万人,是1949年的7.1倍,年均增加7.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长期保持比较平稳的态势,自2003年以来保持在4.3%以下。分配政策日趋合理,在岗职工工资稳步提高,西安市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从1978年的713元翻越至2018年的87125元,年均增长12.8%。

城镇非私营单位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元)

image011.png

注:2011年及以前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

居民收入稳步增长。西安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57年的221元增至2018年38729元,1980-2018年年均增长13.4%。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1957年的78元增至2018年13286元,年均增长8.8%。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也大幅增加。1950年底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仅131万元,1993年末超过100亿元,2003年超过1000亿元,2018年达到8360.33亿元。

居民生活质量明显改善。随着居民收入的大幅增加,居民生活从徘徊在“温饱线”到奔向“小康线”,从吃饱穿暖转向衣食住行购游,对教育、医疗、养老、家政的服务需求快速增加。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从1980年的406元提高到2018年的25961元,年均增长11.6%;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由172元提高到11231元,年均增长11.6%。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由1980年的53.3%下降至2018年的27.1%。居民家庭的耐用消费品从解放初期的手表、自行车、缝纫机“老三件”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电视、洗衣机、电冰箱“新三件”,进入新世纪,汽车、住房、数码产品成为消费新热点。2018年,城镇居民家庭每百户拥有汽车40.2辆,2002年仅为0.3辆;拥有的计算机67.4台,健身器材6.5件。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34.4平方米,是1983年的4.2倍,农民人均住房面积51.4平方米,是1983年的4.7倍。

保障体系不断完善。70年来,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保障范围不断扩大,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参保人数逐年增加。截至2018年末,527万人参加城镇基本医疗保险,661.70万人参加基本养老保险,167.54万人参加失业保险,229万人参加城镇工伤保险,213.01万人参加职工生育保险。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已实现“应保尽保”。自2005年西安启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工作,农村居民的社会医疗保险制度加快推进,2007年末,全市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前三年实现了全覆盖,2018年全市参加新农合人数达到483.10万人,参合率达99.44%。

八、焕发生机,社会事业全面繁荣

科技事业蒸蒸日上。1978年提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1995年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2006年努力建设创新型城市,到2018年将“硬科技之都”打造成西安名片,作为全国重要的科研基地,西安科技投入逐年增加,科技体制改革力度逐步加大,西安科技事业蒸蒸日上。研究与实验发展(R&D)经费支出由2002年的31.03亿元增加至2017年的360.17亿元,占GDP比重(R&D投入强度)达4.82%,比2002年提高1.07个百分点。2018年,全市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2139家,当年申请专利71250件。实施科技计划项目178项,技术市场交易额1028.33亿元。

教育事业全面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西安教育事业十分落后,全市学校寥寥无几,设备简陋、师资缺乏,学龄儿童入学率仅为25%,人口中文盲比重高,文化素质低。解放以后,教育事业逐步发展,1977年恢复高考制度,1986年开始普及义务教育,发展职业教育,再到1999年高等教育扩大招生、2005年农村义务教育实施“两免一补”、2008年城市义务教育免除学杂费,2016年扩展至13年义务教育。教育体系不断完善,办学模式不断创新,形成了高教、普教、师范、成人、中专、职业、中技、学前和特种教育等多种类、多门类、多层次的教育体系,“名校+”、大学区管理制、网络教育等新模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应运而生。2018年,高等院校81所,其中普通高等学校63所,比1949年增加61所,在校生82.44万人,是1949年的549.6倍;普通中学456所,是1949年的10.4倍,在校生42.46万人,是1949年的26.5倍;小学1130所,在校生73.09万人,是1949年的4.9倍。

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从开发利用文化资源,到“文化搭台,经济唱戏”,再到确立文化产业为主导产业,文化事业和产业为西安招商引资、扩大开放、经济腾飞发挥了积极作用。2018年,全市共有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202个,比1949年增加192个;公用图书馆13个,增加10个;博物馆134座,各级别文物保护单位424处。2017年,《西安市不可移动文物保护条例》正式实施,文物保护立法走在全国前列。2018年,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到486家,文化产业营业收入500.5亿元。《大秦帝国之崛起》《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等一批影视佳作全国热播。“烟头不落地”“车让人”行动掀起城市文明新风尚。举办中法文化论坛“西安日”、西安国际音乐节、全国道教文化艺术周等重大活动,西安的文化影响力明显增强。

体育事业蓬勃开展。在“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方针的引导贯彻下,特别是随着近些年来体育设施条件的改善,全民对体育健身重要性认识的提高,西安体育事业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8年,举办各类群众体育展示表演和竞赛活动共计300项次,体育社团举办和承办体育赛事300项次,其中,国际性和全国性赛事117项次。新建和更新社区全民健身路径60个,社会体育指导员超过2万人。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在国际、国内各项比赛中屡次获得金、银、铜各类奖牌。

卫生服务水平提升。从卫生医疗事业单一依靠政府发展,到逐步形成部门、企业、团体、个体多渠道集资办医,以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新格局,社区医疗逐渐普及,医疗卫生县村镇一体化成为全国改革亮点,西安卫生医疗服务水平及辐射面有了明显改善。截至2018年末,全市共有各类医疗机构6645个,是1949年的151倍,其中,医院343个,比1949年增加306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22个。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机构床位数为79张,是1949年的26倍。每万人拥有的卫生技术人员为103人,是1949年的15倍。重点人群家庭医生签约154.30万人。

70年风雨兼程,70年风云际会。70年自我革新,70年沧桑巨变。70年来,西安秉持着千磨万击的坚韧与长风破浪的自信,在艰辛与阵痛中取得了辉煌成就。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四个自信”、聚焦“五大发展理念”、落实“五新”战略,推进“五个扎实”,奋力追赶超越,为实现高质量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起奋斗!

注:文中部分数据为快报数,最终以年报数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