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战略引领发展 文化投入仍需加强

​ ——2019年西安市文化产业统计监测报告

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的冲刺之年,西安市出台多项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文化产业发展环境持续改善,文化蕴含的巨大价值不断释放,在“文化+”战略的引领下,西安市文化产业绽放了新的活力。从监测情况看,西安文化产业整体发展情况良好,对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但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厚重的文化资源实力有待进一步转化为强大的产业动力。

一、2019年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主要特点

(一)规上文化产业规模扩大,新兴业态发展良好

从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发展情况看,2013年以来,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数量逐年提高,到2019年达到602家,产业规模逐年扩大。

12013-2019年西安市规上文化企业数量

2019年,602家文化产业企业中,文化制造业企业57个,占全部企业数的9.5%;文化批零业企业78个,占全部企业数的13.0%;文化服务业企业467个,占全部企业数的77.5%

从营业收入看,文化服务业是主动力。2019年,602家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实现营业收入685.53亿元,同比增长13.4%。其中,文化制造业营业收入169.81亿元,同比下降6.6%;文化批零业营业收入103.60亿元,增长18.0%;文化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412.11亿元,增长23.2%。文化制造业、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营业收入占全部的比重分别为24.8%15.1%60.1%,文化制造业占比比上年回落5.3个百分点,文化批零业和文化服务业分别比上年同期提高0.64.7个百分点。文化服务业占比稳步提高,营业收入快速增长,成为推动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发展的主动力。

22019年西安市规上文化企业基本情况

从文化产业分类看,新兴业态发展良好。2019年,我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中,以新兴业态为代表的“创意设计服务”和“文化传播渠道”两个行业大类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27.95亿元和124.72亿元,两者占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的比重为36.9%,同比分别增长26.0%18.3%,增速均高于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营业收入增速,文化产业新兴业态发展良好。

1、按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的规上文化企业情况

从规模以上文化企业的盈利能力看,2019年,全市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实现营业利润20.96亿元,同比下降41.4%。从产业类型看,三大类型中两大类型都出现负增长,其中文化制造业营业利润6.28亿元,同比下降21.9%;文化批零业营业利润1.04亿元,同比增长250.8%,文化服务业营业利润13.63亿元,同比下降50.3%,规上文化企业的总体盈利能力不足。

3 2019年规上文化企业营业利润

(二)文化消费市场平稳增长,居民文化消费支出下降

2019年,全市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销售额中,文化类商品销售市场平稳增长,共实现文化商品销售额300.30亿元,同比增长2.5%。其中:金银珠宝类销售额45.67亿元,增长25.3%;体育、娱乐用品类销售额25.90亿元,增长2.0%;书报杂志类销售额18.46亿元,增长11.0%;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类销售额2.87亿元,与上年同期持平;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销售额150.29亿元,下降2.3%;文化办公用品类销售额57.41亿元,下降1.3%

居民消费方面,全市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支出1182元,同比下降4.9%,占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5.0%,较上年回落0.7个百分点。其中,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1542元,同比下降5.8%,占城镇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5.5%,较上年回落0.8个百分点;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283元,同比增长5.2%,占农村居民家庭人均消费支出的2.3%,较上年回落0.1个百分点。从绝对量看,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绝对量比值从2018年的6.11缩小到2019年的5.41

420182019年居民家庭人均文化娱乐消费占消费支出比重(%

(三)文化投资增速回落,投资项目持续减少

从文化投资领域看,2019年,西安市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4.7%,比上年同期回落50个百分点。其中,文化服务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的90.8%,,同比下降12.8%,比上年同期回落41.2个百分点,文化制造业和文化批零业固定资产投资占比较小,但降幅较大,同比下降分别达到28.7%76.4%

文化产业9个大类中8个大类出现负增长,只有文化投资运营1个大类为正增长,同比增长60.4%,但比上年同期增速也回落较大。

22018-2019年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及占比(%

投资项目方面,2019年全市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243个,其中新开工96个,投产115个。分别比2018年减少17个、19个和72个,投资项目由注重数量转为注重质量。

32019年全市文化产业投资项目情况(个)

(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群众文化活动活跃

2019年,全市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中,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21.08亿元,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1.7%。绝对量比上年减少6.9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公共文化财政支出207元,比2018年减少73元。

2019年,西安全面推进音乐之城和书香之城建设,支持秦腔剧《安国夫人》、话剧《柳青》、《唐诗乐舞》、《李白在长安》等精品剧目创排和演出。推进纪录片《礼乐中国》、电影《音乐家》、电视剧《共和国血脉》、电视剧《寻找北极星》的制作、播映等工作,促进文化服务市场繁荣发展。

从公共文化资源看,2019年,西安市公共图书馆藏书量8012千册,比2018年增加301千册;制作广播电视节目17.06万小时,比2018年增加0.75万小时;群众艺术馆、文化馆机构数202个,与上年持平;艺术表演团体演出场次5.13千场,比2018年减少0.08千场;电影放映场次1912千场,比2018年增加306千场;组织群众文艺活动6589次,比2018年增加71次。可以看出,西安市公共文化资源增长较为平稳,群众文化活动比较活跃。

(五)文旅融合促进发展,旅游业保持稳步增长

2019年,西安市全力促进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制定了加强文化建设促进文旅融合发展《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方案》,大力发展夜游经济和非遗经济,组织非遗展演进景区、进剧场,加快建设大唐不夜城、北院门风情街、高新嘉汇坊等夜间经济聚集区,打造“夜长安”文化旅游新IP,并成功举办2019年“西安年·最中国”等系列主题活动。

2019年,西安市共有A级景区77个,与上年持平;全市接待旅游者人数1.8亿人次,比上年增加0.7亿人次;全市旅游业总收入2555亿元,比上年增加922亿元。

4:近三年旅游业相关指标

2019年,西安市共有博物馆100个,与上年持平;博物馆参观人数35600千人次,比2018年增加2547千人次,同比增长7.7%;博物馆藏品数187.02万件,比上年同期减少2.26万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文化投入力度依然偏弱

从我市文化产业近年来发展的情况看,2019年,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及其占财政一般预算支出的比重都有所下滑,文化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下降14.7%,文化体育和传媒支出绝对量比上年减少6.97亿元,占财政支出的比重比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可以看出,我市文化产业在投入力度方面仍需加强。

另外,我市文化产业专项资金规模从2012年达到1亿元后,多年来专项资金的数额一直没有增加,2019年甚至减少到了8400万元,与杭州、成都等文化产业发展较好的地区相比,扶持资金相对较少,扶持力度不足,与全市文化产业发展规模、企业数量、项目体量比也相对偏少,未形成梯度递增机制。

(二)规上文化企业行业覆盖率仍有不足

规模以上文化企业单位数量少、行业覆盖率不高一直是西安文化产业市场主体发展面临的问题。

按照《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2018》,文化产业分为9个大类,涉及国民经济行业小类156个。2019年全市686家规上文化企业覆盖了9个大类、82个小类,大类覆盖率100%、小类覆盖率52.6%,大类覆盖率与上年持平,小类比上年少1个,小类覆盖率比上年降低了0.6个百分点,行业覆盖率仍有不足。

空缺率较高的大类是文化装备生产,小类的空缺率达到了72%,主要包括乐器制造、音响、视听设备制造等行业,这些领域也一直是西安文化产业的薄弱环节。

从文化制造、文化批零、文化服务三个部分看,西安规上文化企业行业覆盖率最低的是文化制造业,现有49家规上企业主要集中在印刷包装等14个小类,覆盖率仅为25%。文化批零业的小类覆盖率为59.1%,文化服务业的小类覆盖率为70.5%,相对处于较好的水平。

52018年分领域规模以上文化产业单位小类覆盖情况

三、发展对策与建议

2020年,受全球性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文化产业发展陷入低谷。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要落实和提供抗疫期间文化产业服务保障,加大对疫情防控期间文化企业关心支持力度,出台保障措施和办法,积极通过各种方式降低企业负担,提振文化产业发展信心。同时,要继续推动落实各项扶持政策,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进文化产业实现更高质量发展。

(一)深入推进“文化+”战略,把文化产业打造为西安支柱产业

结合西安文化底蕴深厚,继续深入推进“文化+”战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培育“文化+ 新型业态,如“文化+互联网”、“文化+科技”、“文化+创意”、“文化+旅游”、“文化+餐饮”、“文化+影视”、“文化+音乐”等,打造西安文化产业领军企业和知名品牌,提升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增加文化产品的附加值,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发展,使其成为西安支柱性产业,重塑城市文化基因,推动西安文化产业的整体转型和升级换代,同时激发出更多的新型业态。

(二)培育文化大品牌,延伸西安传统文化产品价值链

西安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所以古都特色明显,近年来西安注重旅游发展,但传统文化仍然缺乏突破,使得更多资源无处利用,西安不仅要做到传承历史文化,更要做到推陈出新,打造西安风格,国际化,都市化的文化品牌。文化产业要做到更新突破,做好延伸小产业的产业链,做出产业特色,融合科技,利用现代化手段为影视,动漫,网络,数字虚拟等注入科技支持,延伸西安文化产业价值链。

(三)充分利用西安的科技教育优势,培育和引进文化产业人才

西安是“科技之城”、“教育之城”,各大高校、科研院所云集,“智力资本”是文化产业发展进步的重要因素,支持院校和企业成立文化企业人才培养基地,意在成功培养,吸引和留住西安文化产业专业人才。政府及其各相关部门应充分利用这批人才队伍,致力于人才开发,落实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按照规定标准给予项目配套奖补完善系列措施。充分发挥大学生的专业特长,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