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2020年 “五上”单位现状简析


“五上”单位统计可以相对客观地反映某地的国民经济发展数据和经济发展程度,是国民经济调查的重要方式,为各级政府相关的经济政策调控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五上”单位是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和零售业、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有开发经营活动的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规模以上服务业的法人单位。“五上”单位统计由调查单位根据“一套表”调查制度在国家联网直报平台上报数据。截至202012月,全市“五上”单位8869家,占到全省的33.4%,比上年同期增长11.7%

一、基本情况

(一)单位数总量增加较快

2012年前,规模以上工业、资质内建筑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及房地产开发经营业统称为“三上”,2012年年报开始,年末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或年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服务业法人单位纳入一套表,统称为“四上”,西安称为“五上”。截至202012月底,全市“五上”单位总量达8869个,较上年同期增加1605个,增长11.7%。从总量看,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607个,较上年增长5.7%;资质内建筑业企业1361个,较上年增长5.7%;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1899个,较上年增长24.9%;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企业796个,较上年增长6.3%;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1209个,较上年增长8.4%;规模以上服务业单位1997个,较上年增长14.2%

从新增单位数看,2020年,全市新增“五上”单位1605家,比2019年底新增数多308家。分专业看:规模以上工业新增200家、建筑业180家、贸易641家,房地产业151家、规模以上服务业433家。

2015年到2020年的变化看,五年间,“五上”单位增加3959家,年均增加791.8家,年均增长12.6%。其中:批发零售、住宿餐饮业增加较多,年均增加281家,年均增长15.9%;服务业年均增加208家,年均增长15.8%;建筑业年均增加131家,年均增长14.0%;工业年均增加101.8家,年均增长7.9%;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年均增加70家,年均增长7.1%

1  2012-2020年五上单位数及增长速度


1  西安市“五上”单位数(个)


注:2017年前,只含西咸新区沣东新城数据;2018年后含西安咸新区全部数据。

(二)“五上”单位占比呈“三升两降”

“一套表”调查制度自2011年年报正式实施以来,全市纳入“一套表”统计的“五上”单位逐年增加,截至202012月共8869家。从五上单位内部结构看,2015年与2020年占比呈“三升两降”。三升:2020年,贸易专业2695家比重最大,达30.4%,比2015年提高4.1个百分点;规模以上服务业1997家,占22.5%,提高3个百分点;建筑业1361家,占比提高0.9个百分点。两降:工业1607家,占比从2015年的22.4%下降为18.1%,下降4.3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经营业1209家,占比下降3.9个百分点。

2  “五上”单位占比重(%

注:内圈为2015年占比重;外圈为2020年比重。

(三)单位分布向城六区和开发区集中

13+1块(行政区划)来看,全市共有5889家“五上”单位集中在城六区,占全部五上单位的66.4%,其中以雁塔、未央单位数居多,合计占全市的41.4%

2  202012月西安市一套表“五上”单位数(分13+1

注:建筑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按注册地,其他专业按单位主要经营地统计。

21块(区县、开发区)来看,高新区单位数最多1361家,占到总量的15.3%,其次是经开(13.8%)西咸新区(10.0%)碑林(7.8%)雁塔(6.4%);工业单位高新区最多,共378家,占23.5%、经开、西咸新区位列二、三位;建筑业单位高新234家,占17.2%、经开、碑林位列二、三位;贸易单位经开最多,共422家占15.7%、碑林、高新区位列二、三位;房地产开发经营单位前三位是西咸新区最多,共192家占15.9%、高新、、经开、曲江位列二、三位;规模以上服务业高新最多,共376家占18.8%、经开,曲江位列二、三位。

3  202012月西安市一套表“五上”单位数(分21块)

开发区占“五上”单位数超50%。截至202012月,西安八个开发区共有“五上”单位4671家,占全市的52.7%。其中工业占60.9%,服务业占57.2%,建筑业占比最低,占45.0%

3  开发区 “五上”单位情况

(四)大中型企业比重偏小

“五上”单位中,大型企业占4.2%,中型企业23.9%,小微企业以71.9%的比重占绝对多数,总体来看企业规模偏小。从工业来看,20201607家工业企业中,大中型企业比重仅为13.8%;规模以上服务业大中型企业占25.8%;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占31.4%;贸易(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占32.4%;建筑业36.8%

4  大中型企业分布情况

(五)私营单位增加较快

从登记注册类型可以看,全市“五上”单位中私营企业发展较快。2020年“五上”单位中内资企业8534家,占全部“五上”单位的96.2%,港澳台和外商企业单位数共334家,占3.7%。在内资企业中,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单位数4927家,占五上单位的53.4%;有限责任公司3107家,占五上单位的35%

私营企业是新增单位的主体,在全市新增中,内资企业1564家,占新增单位总数的97.4%,其中新增数量最多的是私营企业,新增1219家,占76%;有限现任公司312家,占19.4%。新增港澳台商、外商投资企业占比低,合计新增33家,占新增单位总数的2.6%。非公经济单位数的快速增加,为全市非公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20152020年占比变化看,内资企业比2015年提高了6.6个百分点;港澳台和外商企业比2015年下降2.1个百分点。在内资企业中,私营有限责任公司单位数4927家,是2015年的2.9倍,占五上单位的53.4%,比2015年提高20.9个百分点;有限责任公司3107家,占五上单位的35%,比2015年下降13个百分点。

2015-2020年均增长看,五上单位年产长12.6%。其中内资企业年产13.2%,高于全市0.6个百分点,其中私营年均增长23.7%,是五上单位增长的主体。股份合作企业、国有企业、集体企业近年五上单位呈下降,年均分别下降12.0%8.3%5.8%

5  按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的单位总数及新增数

二、对比分析

(一)与陕西省各地市比较

截至202012月,全省“五上”单位数26564家,西安市占33.4%,位居第一位,分行业单位数也均居首位,占全省比重分别为:服务业最高52%,工业22.4%,建筑业37.3%,贸易29.8%,房地产开发经营业41.8%

6  202012月陕西省各地市一套表“四上”单位数

从比重变化来看,占全省比重总体呈上升趋势,从2015年的28.4%上升到202033.4%,提高5个百分点。其中服务业从2015年的31.5%提高到52.0%提高了20.5个百分点;建筑业提高5.8个百分点,贸易提高4.5个百分点,工业比重略升0.8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经营业持平。

4  西安市占全省五上单位比重(%

(二)与副省级城市比较

1、西安总量排名9

15个副省级城市中,西安以8619家“五上”单位排第9位。2020年“五上”单位数过万的有8家,分别是广州、宁波、杭州、深圳、南京、成都、武汉和青岛,其中广州单位数最多31548家;西安紧随青岛之后,位于副省级城市的第9位。

7  2020年上半年副省级城市一套表“五上”单位数

2.分行业单位数比较情况

从分行业情况看排位情况,住宿餐饮业、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均排第5位,排位较前;排位较后的工业第15位。工业排位前3的依次为深圳、宁波、广州,西安第15位;建筑业前3为成都、沈阳、南京,西安第10位;批发零售业前3为广州、深圳、宁波,西安第11位;住宿餐饮业前3为广州、深圳、杭州,西安第5位;房地产开发经营业前3为杭州、成都、广州,西安第5位;服务业前3为广州、深圳、杭州,西安第8位。

3.分行业比重情况

各城市单位数总量中,宁波、青岛等9个城市都是工业比重最大,宁波工业比重为44.2%,青岛34.2%;广州、南京、武汉和西安等4个城市服务业比重最大,广州为33.5%,西安为23.0%;长春、沈阳两城市建筑业比重最大,长春为27.7%

5  2020年上半年副省级城市一套表单位大的行业占比(%

三、加强“四上”单位发展的建议

 

一套表“四上”单位是企业联网直报的源头和基础,是一个地区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统计数据的主要依据,“五上”企业的多少对反映当地经济发展水平至关重要。按照名录库管理“先有库,后有数,不入库,不出数”的原则,为促进全市“五上”单位扩总量、提规模、增效益,做到应统尽统,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加强部门沟通协作,及时掌握新增单位

部门新增单位,是扩大“五上”的新生力量。加强与工信、住建、商务、税务、市场管理等部门协调联动,共同加强对企业的调研力度,及时准确了解企业实际情况,全面掌握达到或有望达到一套表入库标准的新开业和新投产企业、新领取建筑业资质等级企业名录;加强对“准规模以上单位”的联合关注和扶持,做好对规模以上单位的入库指导工作,建立“准规模以上单位”的动态管理机制,达标一家,申报一家,提高申报入库工作效率。

(二) 优化营商环境,做好重点企业扶持

2021年,西安市应抓住国家加快“新基建”的机遇,做好重点企业扶持,增加“五上”单位数量。一是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在财政、金融、税收、市场准入、政策扶持等方面的支持力度,解决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实际困难,维护好现阶段规模以上单位的保有量。二是统筹做好产业结构升级、结合产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重点,围绕延长产业链集中筛选一批、引进一批成长性好、发展潜力大的企业进行重点扶持,达到“带动一批、影响一片”的效果,培育壮大一批“五上”企业。

(三)高度关注退出企业,做好预警工作

“五上”企业是确保全市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支柱。按照现行的统计制度,企业“入库”和“退库”将成为常态,2020年全市“一套表”单位库退出的678家单位中,退出原因看,四上转让四下(因市场不景气、经营不善导致营业收入下滑而不够规模标准)退出占37.0%;停产、破产、注销(吊销)的企业退出占23.9%;停业(歇业)的单位退出占13.8%。企业退库情况应引起两级政府高度重视和关注,对相关退出企业进行核查,进一步查明原因,做好预警和帮扶工作。

6  新增和退出情况

7  “五上”单位退出原因

(四)做好“四上”单位审批工作

做好审批工作,是确保企业入库的关键。一是对申报企业,要从营业执照(证书)、调查单位审核登记表、增值税纳税申报表、财务报表和发改委文件等文字资料的收集,对企业性质、发展规模和经营状况等方面的核实,做到认真审查、严格把关;二是按照省局要求,严格执行预报和逢进必查制度,对所有申报企业要进行逐户实地核查,确保企业的真实性,确保企业按要求及时入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