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 助力“两业”深度融合

——西安市2020年生产性服务业统计监测报告

2019年底,西安市发布《关于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的实施意见》,为建设先进制造业强市,我市将发展壮大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两业融合”。20204月,中共西安市委十三届十一次全会提出,要构建“6+5+6+1”现代产业体系,做优现代金融、现代物流、会议会展、软件和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6大生产性服务业。

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全面反映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状况,我局于2020年开始开展生产性服务业统计监测。从两年的监测情况看,当前我市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已初具规模,集聚化发展趋势已形成,但与制造业结合紧密度不高、特色领域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仍需加以关注。

一、监测范围和对象

(一)产业界定

生产性服务业是指与社会生产相关的服务业,包括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信息服务,金融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生产性租赁服务,商务服务,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批发与贸易经纪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生产性服务业是二三产业加速融合的关键环节,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可以有力促进原材料工业、消费品工业、装备制造业、汽车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重点工业领域加快发展,对促进我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先进制造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产业监测范围和行业分类标准

现行的《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以国务院有关文件为指导,确定生产性服务业的范围;以《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为基础,是对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中符合生产性服务业特征的有关活动的再分类;同时兼顾实际操作,以数据可获得性作为划分的主要依据。范围上主要包括10个大类,依次为:①为生产活动提供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②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③信息服务;④金融服务;⑤节能与环保服务;⑥生产性租赁服务;⑦商务服务;⑧人力资源管理与职业教育培训服务;⑨批发与贸易经纪代理服务;⑩生产性支持服务。

(三)监测对象

西安市范围内,符合《生产性服务业统计分类(2019)》所界定的市场主体。

二、总体情况

监测显示,2020年,全市生产性服务业实现增加值2436.88亿元,占GDP24.3%2657家规模(限额)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3436.68亿元,同比增长6.6%,其中,规模以上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832.80亿元,同比增长7.5%。受疫情影响,全市规模(限额)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利润(不含金融业)186.15亿元,同比下降18.7%

2020年,全市规模(限额)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资产合计11080.45亿元(不含金融),同比增长13.2%,户均资产4.17亿元。全市规模生产性服务业企业研究开发费用162.02亿元,同比增长11.2%;固定资产投资增速13.5%,比2019年提高8.7个百分点。

三、发展特点

(一)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

2020年,从行业结构上看,生产性服务业中传统服务业比重大,新兴服务业比重小但发展迅速。在生产性服务业的10个行业中,从营业收入看,以新兴服务业为主的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信息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57.54亿元、698.01亿元、15.36亿元,三者合计占到42.8%;从增速看,新兴服务业受疫情影响较小,疫情对传统服务业带来的冲击较大。研发设计与其他技术服务、信息服务、节能与环保服务分别是18.5%9.2%16.6%,分别比生产性服务业高11.92.610.0个百分点,而传统服务业中货物运输、通用航空生产、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增速仅1.8%,批发与贸易经济代理服务、生产性支持服务增速同比甚至出现下降。

1:按行业分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情况

(二)区域聚集效应明显

从区县开发区看,生产性服务业不论企业数量,还是营业收入分布区域比较集中,区域聚集效益明显。2020,从企业数量看,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主要分布在高新区、经开区、碑林区,分别达479家、478家和271家,三者合计占到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46.2%,其余18个区县(开发区)占比刚过5成;从营业收入看,高新区实现营业收入1101.33亿元,占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营业收入的32.0%,其次是雁塔区和未央区,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44.81300.60亿元,分别占比10.08.7%,其余18个区县(开发区)占比不足5成。

(三)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取得新进展

现代物流、会议会展、软件和信息服务、研发设计、检验检测认证、现代金融是当前西安重点发展的六大生产性服务业。综合来看,目前金融业之外的五大生产性服务业在单位数、从业人数、增加值等方面约占全市生产性服务业的70%左右,是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支撑。

1、现代物流

西安以立足建设国际物流枢纽城市为战略目标,依托西安陆港和空港两大交通枢纽、完善陆空物流大通道建设,高起点建设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现已形成高效便捷、通达顺畅、绿色安全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

2020年,全市货运总量2.57亿吨,同比增长5.6%。其中公路货运量2.52亿吨,占98%,是绝对的货运主渠道。民航货物吞吐量37.63万吨,同比下降1.5%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现代物流企业1144家,实现营业收入646.00亿元,从业人员9.25万人,分别占规模以上六大生产性服务业(不含金融业)的61.1%27.1%36.4%,单位数和从业人员在规模以上六大生产性服务业中排行第一。

2、会议会展

会展经济,是通过会议、展览、展销等形式,带来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活动,通常被认为是高收入、高盈利的行业。对西安来说,丝路国际会议中心、丝路国际会展中心投入使用,为全市会展业发展提供了高标准的硬件基础;“丝路电影节”“西部文博会”“欧亚论坛”“十四运”等展会、赛事,都是西安会展领域的闪亮品牌;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为会展业纵深发展带来了可能。

2020,全市开展各类展会活动188个,可供展览面积7.2万平方米,会议(展览)成交额63亿元。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会议会展企业144家,实现营业收入78.85亿元,从业人员1.13万人,分别占规模以上六大生产性服务业(不含金融业)的7.7%2.8%4.4%

3、软件和信息服务

作为国家首批认定的软件业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示范城市,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始终是西安服务业领域的重要代表性领域和经济发展增长点,并将在万物互联、数字融合的背景下发挥更大的作用。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软件和信息化服务企业223家,实现营业收入522.01亿元,从业人员8.31万人,分别占规上六大生产性服务业(不含金融业)的11.9%18.4%32.7%。从劳动力投入看,软件和信息化服务企业户均从业人员373人,人均薪酬21.7万元,在规上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均排名第1,远高于平均水平。

4、研发设计

作为“硬科技”概念的发源地,研发设计实力是西安的核心竞争力。以建设丝路科创中心、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为目标,围绕研发活动,从基础研究到试验发展,再到成果转化应用,打造“主链长、支链多、延伸广、覆盖多”的研发设计产业链,对于提升研发设计活动活跃度、增强科技软实力、为整个产业体系提供技术支撑具有重要意义。

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研发设计企业325个,实现营业收入721.05亿元,从业人员6.12万人,分别占规模以上六大生产性服务业(不含金融业)的17.4%25.5%24.1%。研发投入方面,2020年,全市有规模以上研发设计单位研究开发费用30.19亿元,比2019年增长55.6%。产出方面,2020年,专利申请量2277件,其中,发明专利申请量72件,分别比2019年增长22.0%44.0%

5、检验检测认证。

随着人民对生产生活安全、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全社会对产品质量、服务标准方面的要求不断提高,对第三方独立机构的检验检测认证服务得以兴起和发展。

从现有数据来看,当前我市检验检测认证领域处于发展初期,市场主体和经济总量都相对较小。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检验检测认证企业35家,营业收入37.92亿元,从业人员0.6万人,占规模以上六大生产性服务业(不含金融业)的比重均不足2.5%

6、现代金融

作为西部地区重要的金融中心城市,金融业不仅是西安的支柱产业,也是西安参与、影响、辐射“一带一路”区域的重要领域。由于金融业的系统性和垂管性,这里以全行业数据进行说明。

202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数192家,保险机构数67家,境内上市公司42家,全年实现增加值1069.98亿元,同比增速6.9%,占GDP10.7%,与上年持平。2020年末,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余额26045.87亿元,贷款余额25792.8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1.6%15.0%,全年保费收入550.42亿元,同比增长5.3%

四、存在问题

(一)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结合紧密度不高。从产业发展的互动作用看,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密切相关,互为促动。2020年,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中,直接服务业于工业企业的生产性服务业企业仅有22家,占全部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总数的0.8%,营业收入也仅占全部规模以上生产性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的2.8%,表明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互动不够,结合紧密度不高。

(二)特色领域发展不平衡。2020年,我市规模以上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共有1871家,实现营业收入2832.80亿元,同比增长7.5%。从数量看,企业主要集中在现代物流,占到企业总数(不含现代金融)61.1%,而检疫检测仅有35家企业,占企业总数的不足百分之二;从营业收入看,现代金融、研发设计、现代物流、软件和信息服务总计占到营业收入的95.9%,而检验检测认证、会议会展两个行业仅占到营业收入的不足5%;从营业收入增速看,现代物流同比下降4.0%,会议会展增长1.0%,现代金融增长6.9%,而其他三个行业增速均超过10%。整体看来,行业间发展不平衡。

2:规模以上六大生产性服务业情况

五、下步建议

(一)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

面向十四五,立足打造制造业强市的背景,一是要围绕先进制造业布局,促进配套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发展,实现制造业龙头引领,生产性服务业密切配合协同发展的良好循环。二是围绕航空航天、生物医药等优势领域,以及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等新兴领域,研究开拓具有西安特点的生产性服务业领域,深耕细分领域,争夺行业话语权。三是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军民融合发展,从制造业非核心业务剥离和发展服务型制造两个角度创新发力,通过非核心服务社会化采购提高国有资本运营效率,通过产业链延伸提高制造业价值链质量,支持民营机构参与国有、军工领域服务。

(二)推进市场主体专业化、多样化集聚发展

在活跃市场主体,推进集聚发展中,一是要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的给企业减负,鼓励企业做大做强,培育自主品牌,支持帮助中小企业发展。二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进法律、财务、人力资源等商务服务领域知名企业,特别是全国性、区域性总部企业,提升服务能力和行业地位。三是重实质、轻形式,支持和引导市场自发形成的生产性服务集聚区,发展楼宇经济,杜绝简单割裂的划片建园,特别是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四是打造区域性、专业性服务平台,突破实体限制,实现网络化集聚发展。五是加强宣传推介,打造“西安软件”“西安检验”“丝路物流”等“西安服务”品牌,

(三)推进六大生产性服务业引领发展

一要抓好研发设计,加快建设硬科技之都,加大科技产业支持力度,保护知识产权,强化知识价值。二要抓好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服务能力,培育金融服务载体,推动金融技术创新。三要抓好现代物流,发挥西安港枢纽作用,加强城市合作,构建多式联运战略通道,激发枢纽经济活力,抓好服务贸易,拓展现代物流开放新渠道新模式。四要抓好信息服务,抓住5G应用契机,打好“新基建”基础,推动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以信息产业赋能智慧城市建设。五要中常态化防疫要求下,大力恢复和发展会议会展等商务服务,提升专业咨询服务能力。六要抓好检验检测认证行业专业性权威性建设,支持和鼓励各类平台、实验室、检验机构开展基础性研究,探索技术前沿,结合新冠疫情研究,提升生物医学检验领域水平。

注:1、报告数据均采用202012月快报数,研发相关数据来自2020年年报。

2、批发零售业营业收入采用财务状况表中营业收入减去营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