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经济引领新发展新动能激发新活力
——2020年西安新经济发展报告
2020年以来,西安科学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经济稳步恢复向好,其中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新特点的新经济加快成长壮大,在推动经济恢复、促进转型升级中发挥了激发新活力,引领新发展。
一、西安新经济呈现“四大”亮点
(一)新产业快速发展。
2020年,在新冠疫情的冲击下,新产业逆势上扬,成为拉动经济恢复的强劲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转型升级稳定器效用有效发挥。2020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5%,比上年提高5.1个百分点,高于GDP增速7.3个百分点。带动新产品产量快速增长,锂离子电池产量增长28.5%、集成电路增长42.8%,智能手机增长72.6%、光纤增长48.0%,光缆增长29.3%,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增长78.3%,太阳能电池增长4.6倍等。
高技术制造业发展迅猛。高技术制造业经济引擎排头兵作用凸显。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制造业完成产值2077.10亿元,占全市规模以上工业的32.4%,较上年提高6.1个百分点;增长23.4%,高于全市20.8个百分点。三星、隆基绿能、比亚迪、中兴、陕汽等智能制造“硬核”企业贡献凸出。
高技术服务业发展韧性强。高技术服务业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多,创新性强。2020年,全市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1842.22亿元,占规模以上服务业半壁江山(52.6%);同比增长13.6%,高于规模以上服务业6.5个百分点;户均实现营业收入2.56亿元,比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平均水平多1.07亿元。
现代设施农业发展良好。现代设施农业助力农业恢复生产。2020年,现代设施农业产值同比增长8.8%,其中,现代设施农业种植产值同比增长12.4%,现代设施林业经营产值同比增长7.6%,现代设施畜牧养殖产值同比增长2.8%、现代设施水产养殖产值同比增长2.4%。
(二)新业态蓬勃发展。
全市新业态不断扩充消费容量,电商蓬勃发展,“指尖消费”热力不断迸发,促进消费不断提档升级、提质扩容。
网上消费增势明显。电子商务的发展,互联网的普及,推动网上消费成为拉动消费增长的重要力量。2020年,全市限额以上单位网上商品零售额达到592.75亿元,同比增长37.1%,占全市限额以上消费品零售额的23.6%,高于限上消费品零售增速38.4个百分点。
快递物流业保持增长态势。虽受疫情影响经济发展放缓,但在“六保”“六稳”系列政策扶持下积极应变,快递物流业质效提升,为稳定供应链和产业链发挥了积极作用。2020年,全市快递业务量完成6.71亿件,快递业务收入实现75.7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5%、21.3%;每百元社会物流总额的物流费用为7.43元,较上年减少 0.22元 。
城市商业综合体融合发展。城市商业综合体集商品销售与文化娱乐服务于一体,行业融合经营,多业态发展,打造一站式消费模式。2020年,全市城市商业综合体达到69个,拥有商户1.24万个。全年总客流量达5.01亿人次,商户销售额(营业额)达335.61亿元,吸纳就业人员10.19万人。
(三)新模式快速涌现。
随着数据成为新的生产要素,以数据要素为核心的数字经济,以现代信息网络和信息通信技术为载体,通过数据赋能推动经济社会数字转型步伐不断加快。
工业数字化转型新基建成效凸显。2020年,5G基站建设超过1万个,累计超过1.4万个,基本实现核心城区和重点区域5G信号连片覆盖。“西安工业云平台”已接洽165家厂家的233款产品,已上线71款软件应用服务产品,平台累计注册用户数突破万个。全市有50余家企业和机构从事GPS、北斗卫星产业。
“上云用数赋智”加速推进。2020年,西安互联网用户数达到480.05万户,同比增长9.4%。西安获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三星二期,长安鲲鹏等一批重点项目建成投产;“西部云谷”已现雏形;西咸新区“互联网+”智慧能源示范项目建设成效显著;中国电子西部数字产业基地项目落户西安,预计总投资30亿元,将布局软硬件研发、数字经济及相关智能网联、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云游戏等研发及应用产业。
智慧旅游快速发展。虽然疫情对线下旅游影响较大,但为加速智慧旅游打开了快速通道。西安加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与互联网行业整合,运用“互联网+”思维,通过云直播、微视频等方式开发了大雁塔音乐喷泉、钟鼓楼夜景、失恋博物馆、网红钢琴等众多“网红景区”。同时加速线上数字营销,邀请“关键意见领袖”为西安宣传,互联网成为展现西安旅游的新阵地。陕文投集团云创科技积极做智慧旅游建设的先行者,打造了以“游陕西”为矩阵的产品体系,包括一机游三秦、陕西文化旅游网、游陕西APP、景小宝和惠旅云等互联网智旅产品,构建了数字文旅产品生态圈。
(四)新动能不断增强。
市场活力持续增强。随着“双创”广泛开展,新增市场主体、优质资本市场主体在疫情中逆风飞扬,保持稳定增长态势,激发了经济发展的新活力。2020年,全市新登记注册市场主体数44.92万户,月均注册3.74万户。2020年,全市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80家,其中境内上市公司47家,境外上市公司33家。西安“资本军团”新增10家境内上市公司,它们依次是派瑞股份、三人行、瑞联新材、中航富士达、中天火箭、易点天下、康拓医疗、凯立新材、同力重工、中熔电气。这一数据一举刷新西安年度新增上市公司数量的历史纪录。
投资带动产业升级。投资向实体经济、高技术等新兴产业聚集,为经济转型发展提供有支撑潜力。2020年,全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2%,比上年提高13.2个百分点,拉动全市投资增长2.3个百分点。新开工的三星12英寸芯片二期二阶段、恒大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项目等一批高技术制造业项目带动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增长20.6%,比上年提高4.9个百分点,拉动全市工业投资增长9.5个百分点。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长24.4%,医药制造业投资增长21.0%。有力推动我市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持续发力。
研发投入力度加大。2020年,我市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投入继续保持增长势头,突破500亿元,达506.06亿元,比上年增加24.30亿元,增长5.0%。研发投入强度为5.05%,分别高于全国、全省2.65、2.63个百分点。不同类型的研发经费投入均呈加大态势,其中,基础研发经费为34.63亿元,同比增长15.2%;应用研究经费为103.55亿元,同比增长19.5%;试验发展经费367.88亿元,同比增长0.8%。
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20年,全市有 R&D活动的规模以上企业868家,占纳入研发经费调查的规模以上企业的22.2%,比上年提高2.9个百分点;全市规模以上企业R&D活动人员5.49万人,同比增长3.0%;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5234家,比上年增加1561家,增长42.5%;技术市场合同成交额达1648.56亿元,同比增长21.8%。西安,在285个市级以上的众创载体中,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4个、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71个,跻身全国“双创”城市第一梯队;在2020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排名位列第六,比上年提升一位。
二、西安新经济发展面临三个不足
(一)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不强,推动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存在不足。
企业是推动新经济发展的主体,在加快技术创新推动成果应用方面具有极强的市场敏锐性和实践力。但从西安研发投入主体看,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仍未确立。2020年,西安企业、政府属科研机构、高等院校经费、其他经费在研发经费投入中的比重分别为43.3%、45.5%、10.7%、0.5%。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占比较上年下降0.9个百分点,位居政府属科研机构之后。西安大多数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认为自主创新的投入大、风险高、周期长,不愿意花大力气去开发新产品,创新大多以引进、模仿为主,原始创新活动较少,企业自主研发能力较弱。作为创新主体的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020年研发投入增速仅为1.9%,远低于上年(26.3%),且低于全省9.6个百分点,企业研发经费投入不足,影响创新链与产业链的深度融合,从而影响了对新经济发展的支撑力度。
(二)数字赋能经济发展统筹不够,反映数字经济发展存在不足。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不断扩大,不仅可以推动新产业的产生,还能刺激传统行业焕发新力量。数字强国战略的大背景下,各地纷纷出台了数字经济发展规划。而我市尚未出台数据经济发展规划,虽然已有多个部门或社团组织参与数字经济发展推进工作,但尚未形成合力,缺乏统筹协调,适应新经济发展的政策调整方向和力度还不够清晰,不利于夯实数据赋能的范围、应用布局和成效。从数字经济监测情况看,全市基于数字产品制造、服务及数字技术应用和数据要素驱动的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两位数。但全国关于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的产业数字化贡献如何测算尚未开展,反映数字经济发展的监测体系还未建立,我们在及时、准确、科学监测反映西安数字经济发展进程上还有许多功课要做。
(三)新经济缓解就业结构性矛盾作用还有待提升,新就业形态的监测研究存在不足。在新经济的驱动下,劳动力市场不断变革,高技能人才分布、就业规模和结构都发生了显著变化。新经济的增长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能否成为工资有增长、就业有保障、教育和培训有机会的基础,是确保西安能否加快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但从2020年全市劳动力供需情况看,专业技能人员“招工难”与高校毕业生、大龄低技能劳动者“就业难”的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疫情防控期间,众多领域成为新技术的“试验场”、新模式的“练兵场”、新业态的“培育场”。随之而来的是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代驾员、职业主播等新就业群体规模不断扩大,在线学习服务师、区块链应用操作员、信息安全测试员等一批数字经济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涉及的新职业应运而生。以时间更具弹性、工作场所更具灵活性、工作内容更具多样性为特征的新就业模式有哪些,新就业群体的收入状况及劳动者权益保障情况如何,这些新就业形态的研究和监测还有待及时跟进。
三、新经济助力西安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为推动新经济更好助力西安高质量发展,建议做好“三个着力”。
(一)着力强化企业创新的主体地位。
要积极破解制约企业创新的体制机制,激发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变被动创新为主动创新。一是要增强企业创新动力。发挥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促使企业真正成为创新活动与创新收益的主体。高成长性大型企业是新经济的核心,加大对创新型龙头企业的扶持与培育,实现企业研发机构在规模以上企业的全覆盖,打造创新中坚力量。科技型中小企业代表新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后劲,要完善平台建设,加大税收优惠力度,拓宽融资渠道,引导科技型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二是要加强科技金融支撑。围绕创新链部署资金链,积极引导金融资本和民间投资向创新领域集聚,增强新经济的融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创新创业资源的有效集聚,实现科技进步对全产业链的正向溢出。三是积极推进企业本身科学研发创新团队作用的发挥。促成企业与科研机构联合创新相互交流合作,使其充分体现企业的主体地位。
(二)着力培养新经济产业生态。
要统筹以数据要素为动能的新经济产业政策体系,围绕人才、技术、资本、数据、场景等新经济要素出台各类专项政策,为创新创业提供最直接的要素支撑。在人才要素方面,实施“招才引智计划”,推进人才新政持续落实,以留住西安本地高校毕业生为重点、招引外地新一流高校毕业生及海外留学优质青年回流为抓手,吸引创新人才的落户落地西安。在技术要素方面,实施“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计划”,加强“秦创原”平台的建设与应用,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在资本要素方面,实施“上市行动计划”,加大上市辅导和支持力度,构建涵盖企业发展初创、成长、爆发阶段全过程的融资服务体系。在数据要素方面,实施“数据大融合行动”,加快制定数字经济发展规划,优化数据资源开发利用方式,推进政府数据资源互联互通、有序开放。在场景要素方面,实施“应用场景拓展计划”,在服务实体经济、智慧城市、公共服务等方面推广新经济应用场景,提升产业数字化对经济发展的贡献作用。与此同时,要跟进反映新经济的发展进展及影响作用。
(三)着力构建支撑新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
坚持着眼长远与立足当下相结合,构建好支撑新经济发展的人才队伍。一是短期做好就业促进工作。短期内,新技术对就业的冲击会引发结构性失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劳动力市场转岗是必然现象,要加强对就业市场的动态监测和新就业形态的研究,建立规范的劳动力就业市场机制,保障就业信息畅通。二是中期做好新增劳动力的岗前教育和培训。防范结构性失业任重道远,即便实现了经济结构优化、经济总量增加且有能力吸纳全员就业,倘若适应新岗位的劳动者匮乏,同样会引发劳动力市场供需矛盾,要持而不息创新对新增劳动力的培训模式和内容。三是长期做好人才规划教育。要积极推动高校设置与新经济相关的专业,发动校、政、企力量做好培训工作等,有效防范结构性失业、保障新经济在就业领域的需求扩张。